世界快资讯:躺平和摆烂,有区别吗?

来源安慰记心理   2023-02-10 22:07:33

躺平和摆烂,这两个流行用语,似乎被我们乐此不疲地用来描述自己。 可当我们细细品味这两个词,却能感到其中蕴含着有趣而微妙的不同。

到底是些什么样的区别,可能藏着怎样的奥秘呢?如果你也感到好奇,欢迎你和我一起踏上探索之旅。


(资料图)

首先我想邀请你回想,你或周围的人在用“躺平”和“摆烂”这两个词时,都处于什么样的情境,有着怎样的心情呢?

在这里我想和你分享我的观察,你可以看看和你的答案是否有相似之处。

1.主被动性

躺平更像一种行动,更多时候是主动选择的行为,是一种顺其自然的不作为。 它的语境往往是:在一开始,我们主动选择了“躺平“的策略。

摆烂更像一种心态,似乎倾向于被动选择的生活状态、内心状态。 我们时常是在看到了一部分结果后,才选择了“摆烂”的心境。

2.感情基调

我并不认为这两个词蕴含着绝对的褒贬色彩,但我想,我们仍然可以试着探讨它们背后的感情基调。

当我们想到“躺平”这个词的时候,我们会有什么感受呢?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一张柔软舒适的床,平躺在上面,身体陷进去——把四肢放松,把呼吸放缓。那似乎是一份平静的抱持,是一种松弛的享受……

除了放松的积极体验,会有消极的感受吗?我想也可能有不甘,因为“平”好像也意味着平凡、平淡,少了些跌宕,却也少了些精彩——“热闹是他们的,我什么都没有”,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追求平凡的人生、平淡的快乐。藏匿在不甘心之下,不知道是不是还带着一丝丝孤独、一点点寂寞,一份迷茫和空虚感。

但如果非要说哪个词语承载的负面色彩可能更多,摆烂这个词也许更加明显 ——有时,“开摆!”的戏谑中带着“无所谓了”的豪爽,也带着点儿“破罐子破摔”的味道。也许是我们在生活中感受到了某种拒绝,所以决定在执着奋斗的途中暂停下来,把某些曾经认为重要的东西看得不那么重要了。

可是,当我们无意识地用“烂”来描述自己当下的状态,好像也不知不觉给自己下了某种定义、某种判断。不知道在那些瞬间,你有没有试过深入探索过自己的感受: 那时的自己,内心是真的自洽,还是在某种难以言状的挣扎中呢?

我们可以试着就在此刻,想象一下那样的情景,思考一下这个问题。如果你感受到了某种挣扎,并为之感到困惑,是因为“摆烂”的负面评判中实际隐含着两层意思,又或者说两种逻辑。

① 此刻的我不被认可

这也许是我们在观察周遭、总结过往后得出的真实经验,但我们也需要进一步思考:“所谓的‘烂’是对谁来说的呢?这个评价体系是哪来的?\"或者:“摆烂这件事对我有杀伤力吗?为什么呢?”又或者:“生活的容错率低,有没有可能夹杂着我自己夸大的想象呢?”

——枷锁可能是别人给的,却是由我们自己戴在身上的。

② 此刻的我没有价值

这听起来是比上一种沉重得多的情绪。如果深入那一瞬间的感受,我们也许会看到更深层的情感藏在其中。那些情绪可能是负面的,我们并不总是愿意看到和承认,比如对自己的某种失望感,以及“我不好、我不值得”。

我们需要对这样的想法有所警惕,因为这一定不会是事实。我想,上天在把斑斓的色彩赋予每个人的时候,并没有想到人类社会将五颜六色分为了三六九等。

——你有价值,如你所是。

当然,对于以上的分析,你不必完全认同,我更鼓励你把它们作为思考的方向。毕竟我们每个人对词语的理解和感受可能有着很大的不同,这些词语对你的意义,需要你独立地自我探索。

其实我更想和你探讨,我们是不是可以在用词的微妙分别中,看到某种提醒。

李松蔚老师:“语言致病,语言治病。”

1.或许你会说:“我只是加入了一场流行用语的狂欢,它们并不与我的内心直接相关。”是的,我们在选择用词的那一刻,往往显得不假思索。但如李松蔚老师提出:“语言致病。”语言的暗示作用强大—— 也许我们像开玩笑一样无知无觉,但它可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,逐渐把某些评判体系变得根深蒂固。这是完全可能的。

我们需要意识到,有些“病”是被语言所发明的,而不是被发现的。换言之,有些行为未必是消极的,但一旦我们把它贴上负面的标签,我们的思想就会逐渐窄化,渐渐忽视它积极的一面。

比如我们熟悉的“拖延症“——它并不是一个医学上专业的病理诊断,那它的诞生来源于哪呢?其实就源于语言,源于社交媒体中愈演愈烈的污名化。在“症”这样的负面语言体系下,我们渐渐忘记了“拖延的本质不过是不同的时间管理方式”,无视了其中存在积极影响的可能。不知不觉中,在拖延中的人们畏难情绪加重,自我效能感降低,陷入自责、焦虑同时继续拖延——但是很有可能,他们本可以与拖延和平共处的。

这就是语言的暗示力量。这是因为,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一个特点: 我们会刻意寻找那些我们想要找的东西。一旦认定,我们会对与认定吻合的信息非常敏感,所以某种意义上,当我们把某些行为贴上“好”或“烂”的标签,我们最终就会找到符合证据的东西,这是一个认识论的陷阱。

所以,即便我们的话语不直接指向内心,有意识的反思,也会让我们在未来听到时多一份清醒,多一点思辨,多一些觉察。

2. 弗洛伊德提出,人格如同一座漂浮于水面上的巨大的冰山,露出来的只是一小部分,即意识;绝大部分隐藏于海面之下,即无意识。无意识虽然难以被人所察觉,但在某种程度上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和心理。

而语言,是对内心声音的传递,它提示着我们无意识中的内容。我们遣词用句中所包含的感情色彩,是内心状态的提示。李松蔚老师提出的另一面就是:“语言治病。”任何用词都可以被我们作为起点,启程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。

至于如何启程,在这里分享一些探索的思路,你可以参考。

我们可以更多地关注自己说出来的话,并问问自己:

① 我为什么会选取这样的表达呢?

② 除我之外,有谁用类似的词语评价过我吗?

③ 有没有可能这是他们的看法而不是我的,我其实并不认同这样的价值判断?

④ 这个词给我带来了一些什么感觉呢?是正面还是负面?它可能向我说明着什么呢?

我想邀请你把这些问答记录下来。

当我们开始质疑、反思,修正、重构,改变也在悄然开始——你会更清醒地看见真实,也更深刻地照见自我。

毕竟,比探讨词语内涵更深刻也更重要的是,我们从中看到了怎样的自己。

对于”躺得平、摆得烂”的人,我其实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敬意。

首先,我佩服他们的自我悦纳程度。他们像在说,我想”更好地成为自己“,胜过”成为更好的自己“。

在生活的重压下,在功利主义的浸润里——“卷也卷不动,躺也躺不平”,这是大部分人的困境。从某种程度上,当我们强调着世俗标准的规训、舆论的裹挟力,其实也意味着,是我们“授权”了这样的影响力。说到底,我们愿意选择以怎样的姿态生活,根本上只关乎我们自己,重要的是我们是否能够自洽。

其次,我欣赏他们身上带着的某种叛逆性。他们像在说,“我想”比“我应该”更重要。

这种无声的反抗是有力量的,带着反思性和独立感。

躺平也好,摆烂也罢,都未必是妥协和“退而求其次”,而成为坚定的自我选择——某种意义上它甚至是更有勇气的一种选择,毕竟随大流总是显得更容易也更安全,如果没能抵达想去的地方,还有他人可以怪罪。

从主流价值体系的叛逃,并不意味着懦弱,而可以是自由之灵魂,独立之思想;是看到生活真相后,以不同姿态活出自我的勇敢。

最后,我羡慕他们对生活的信任感。他们像在说,“当我躺下去,生活会接住我。”

这让我想起在游泳中的体验,有些人似乎可以轻松自在地漂浮在水上,而如果问起他们如何能够做到,他们很可能会说“自然而然就可以啊!“

如果相信水会接住我们,放松地躺下去,水的确会托起我们。水在大部分时候是友好的,那么我想,生活也许也是如此——当我们信任它也信任自己。

现代社会很容易把我们被抛入某种彷徨与拉扯中,它向我们描述了一张统一的、关于美好生活的蓝图,似乎也承诺我们,只要达成某种范式,就能抵达幸福——但它并不总是履行承诺,也没有告诉我们,蓝图之外的人该如何自处。

然而,每个人都值得一种可以自主选择的人生,不是吗?无论是“躺平”、“摆烂”还是其它任何方式, 我们值得拥有自主选择生活状态的自由,即便这有时意味着放下世俗的认同,承担一定的风险。

蓝图内外,或躺或卷,我们仍可选择。而选择平凡,是和选择出众一样正当而令人骄傲的事——也许你周围的声音时常要你忘记这件事,我想在这里提醒你,并希望你永远记得。

选择权在你手上,这是对此刻自己的一场探索,也是给未来自己的一份礼物。

《5%的改变》| 李松蔚

糖丸儿们,你们选择躺平还是摆烂呢?欢迎在 「评论区」 分享。

无论是躺平还是摆烂

可能都来自于对“我是谁”的未知

欢迎来到平行世界

参加「我是谁」的聊愈空间

【安慰记心理小店,一个有超多实用方法和工具的心理便利店,欢迎来坐坐。】 同名公号:安慰记心理小店 回 兔子洞 体验免费心理树洞 回 平行世界 参与心理能力训练 回 工具包 得免费心理自助工具包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