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)
滨州市针对生源峰值、编制和人员配置不均衡等结构性矛盾,强化市级统筹,精细化编制挖潜,调节教师编制配速,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 “当前所急、长远所需”夯实师资基础。
一、摸清师资需求,编制精准“核”
2021 年,滨州对全市 学生数、班级数、教师数进行了全面摸底,精准掌握学校师资 配备和编制情况,做到校校家底清、数据明。综合城乡生源流 动、学校规划布局调整、师资变化等因素,算清县 ( 市、 区 ) 生源和师资增减情况。为保证教师资源在县域和城乡之间均衡 配置,滨州市对中小学教师编制实行全市统筹“单列管理”,根 据“十四五”期间生源增幅预计的峰值年,以 2023 年的公办中 小学在校生数作为核编基数,提前两年重新核定市级及各县 ( 市、 区 ) 中小学教职工编制,为市县两级核定中小学教职工 编制 3.05 万名。
二、强化统筹调配,编制精确“用”。根据提前核定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 “大盘子”,按照编制 “一校不少、校校达标”原 则,为生源扩增的滨城区、无棣县、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增加 编制 1888 名。核定后剩余的 1668 名编制统一纳入全市中小学 教职工周转专户, 由市级统筹调配使用,根据 “每年一测算, 三年一调整”的标准,按照学校 “师生比”动态调整,着力向 急需区域、特定学校精准投放。2022 年,为解决滨城区、市直 学校因周边县区向主城区加快聚集带来的教师缺口,在需求范 围内,批复滨城区编制 150 个、市直学校编制 45 个,保障了急 需区域的教师补充需求和特定学校的高层次人才引进,实现了 统筹编制的精准投放。严格周转编制使用底线,坚持“先调配、 再用编”,深化“县管校聘”改革,各县 (市、区 ) 交流校长 697人、教师 7501 人,实现了师资在城乡之间、校际之间的有序流 动,保持了编制、人员、岗位的动态平衡。对实在难以解决的, 从全市中小学教职工周转编制专户中解决;仍有缺口时,可按 程序申请从全市县 ( 市、 区 ) 直事业编制统筹专户,乃至市级 事业编制专户中解决。近两年,全市共招聘到岗教师 3737 人, 引进急需及高层次人才 576 人,提前使用编制招收市级政府委 托培养师范生 1116 人。
三、严格岗位管理,教师精细“管”。以全面落实《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的若干措施》(鲁教师字〔2022〕 2 号 ) 为抓手,刀 口向内,深度挖潜,加强教师教学管理,开展 教师任课情况专项检查。设置银龄教学奖,建立一线教学老教 师考核表彰机制,连续两年在教师节期间对 120 位一直坚守在 教学一线的老教师进行表彰奖励。深化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改 革,加大增量、盘活存量、拉开级差,树立了 “重业绩、奖实 绩”的鲜明导向。如,滨州实验学校本来短缺教师 13 人,通过 严格课时量管理、绩效激励、 内部深度挖潜, 出现教师主动加 课 “抢课”的良好风气。2023 年秋季开学,按照目前生源最高 峰值测算,滨州基本实现编制和师资 “一校不少、校校达标”。